2021欧洲杯投注官网_欧洲杯预选赛-滚球平台

图片

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

“新起点·新平台·新活力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2021年度论坛召开

  • 听全文
  • 2021-11-27 10:14:02
  • 来源: 广州日报
  • 分享到
  • -

粤港澳大湾区要贡献“中国规则”

  11月26日,“新起点·新平台·新活力: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—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2021年度论坛”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。北京、上海、天津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著名学者齐聚一堂,从规则引领、广深联动、人才国际化等角度,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更开放、更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。

论坛现场

  此次论坛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、广州市社科联、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,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、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与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联合承办。来自北京、上海、天津和大湾区等地的著名学者,以及广州、深圳市直机关单位代表、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代表、华南理工大学师生等近150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。广州、深圳两市社科联在会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。

  华南理工大学负责人表示,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“排头兵”,华南理工大学扎根湾区、服务湾区,从“星期六工程师”到“科技特派员”,从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到沿大湾区核心城市布局“五院一园一室”,从港珠澳大桥、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到广州塔、海心桥,很多重要时刻、重大工程和关键领域都闪耀着“华工人”的身影和智慧。接下来,华南理工大学将全力支持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,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加速前行。

  广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本届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、党中央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,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内各城市协同发展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深化人文交流合作,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。她表示,广州市社科联与深圳市社科联签署战略协议,将为形成人文社科界“双城联动”的良好机制奠定重要基础。

  大咖发言 坐而论道

 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、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:

  规则就是生产力

  粤港澳大湾区要引领在前

  “中国成长为世界出口大国、商贸大国,应归功于开放二字。”郑永年表示,中国正处于史上“第三次开放”的关键机遇期。他说,近代以来,中国的发展与广州、香港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密不可分,在这第三次开放里,粤港澳大湾区将继续担当领头羊的角色。

  粤港澳大湾区要如何达成进一步发展呢?他认为,交通与基础设施的互利互通是一方面,但最重要的是规则对接。

  “规则就是生产力。”这是郑永年最近提出的一个观念。他解释说,中国作为贸易大国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“量”很大,但尚需变“强”。在第三次开放过程中,我们除了学习接受既定的国际规则,也要争取去创造规则、去向世界贡献新的规则,最终走向又大又强的发展道路。

  郑永年观察到,粤港澳大湾区不乏强大的研究机构、科技公司,内部规则完备,却一直没能带着自己的规则走出去。为此,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可以从借鉴港澳的规则经验起步,通过医疗系统、国际裁判系统、国际知识产权系统、消费者权益保护系统、社会治理系统等多方面融合对接,最终形成一套为世界认可乃至影响世界的大湾区规则。在具体操作层面,郑永年建议横琴、前海、南沙三地应统一步调,起到先进规则的融合示范作用,以点带面,最终引领国家的进一步开放发展。

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、院长王昌林:

  粤港澳大湾区进入

  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新阶段

  王昌林表示,可以从集聚创新要素资源、促进创新创业、加强应用场景建设三方面,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创新。他说,粤港澳大湾区比世界其他著名湾区的面积都要大,在56万平方公里内,常住人口将近8600多万,经济总量11.9万亿元,人均生产总值达2万美元,“应该说进入到了推动经济深度繁荣、高质量发展,以及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个新阶段。”

  在此高质量发展阶段中,王昌林提出一个核心条件——创新,打造中国开放发展的引擎。他以硅谷为例,在4800平方公里内,310万人口的人均年收入高达15万美元。“我们要看到经济发展质量、创新驱动水平方面的发展潜力。”他为此分享了几点建议。

  王昌林表示,广州、深圳以往以吸引内地人才为主,下一步应更多集聚国际化人才。要从全球吸引人才,必须建立更加开放的人才流动制度。他建议,一可打通粤港澳大湾区内部,包括广东城市与香港、澳门之间人才沟通机制;二可开展技术移民试点工作,加大引进国际人才的力度,把目光投向欧洲、日本、印度等不同地方,吸引各路英才来创新创业,培育国际化的人才沃土。

  王昌林满怀信心地说,只要能更好地集聚国际英才,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,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在世界科技版图中占据更耀眼的位置。

 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、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:

  “流量型”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已见雏形

  “广州和深圳的关系,就像美国西岸的旧金山和硅谷之间的关系。”陆铭表示,不管从地理位置之间的差别,还是从城市功能的错位竞争角度来讲,广州和深圳的关系都非常像旧金山和硅谷的关系。有了这样的认知,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广深两城之间的比较优势,进行错位发展。

  陆铭建议,在粤港澳大湾区,尤其是广州和深圳之间,应进一步加强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的沟通,加强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建设,以此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和都市圈。

  “当前中国正在进入需要跨越行政边界的都市圈发展阶段,我相信在广州和深圳所展开的实践,能够为下一阶段中国跨行政边界的都市圈建设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方案,助力整个中国新发展格局的发展。”他指出,其中关键在于突破既有的行政边界在城市规划、土地、户籍等方面的掣肘。首先,他希望通过深化改革,在基础设施方面以轨道交通促进广深之间的一体化进程,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广深都市圈,“如此一来,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能级就会得到一个超越式的提升。”

  陆铭表示,粤港澳大湾区已处于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,对广州而言,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既是使命,更是机遇。他对此提出四点观察:第一,广州是一个高度开放的“流量型”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雏形已经形成;第二,广州具有产业链高度一体化、产销协同、产销互促的枢纽型商贸中心的特征;第三,广州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基础之上,建设国际消费服务中心正当其时;第四,广州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,在外来人口市民化过程中,能够产生人口集聚与社会融合协同发展基础上的消费服务中心化。

  在上述的优势基础之上,陆铭建议广州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,提升整个城市的能级、品质,以及对人才的集聚力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-
关注 · 广州政府网